2021年,炎热的七月,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概”教研室与建筑与材料学院联合,以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将思政课堂延伸到农村广袤的大地为初衷,组建“党史学习”晨曦筑梦实践团,走进重庆市秀山县的田间地头,开展了一场以“知党史•建形之尊 跟党走•筑美于魂”为主题,带“泥土味”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竹林田间,聆听先烈事迹】
7月15日,实践团队来到了隘口镇坝芒村,隘口镇在战争年代是通往贵州省甘龙镇的关隘。在坝芒村村委会旁边,一条被竹林环绕、红毯簇拥着的小路引人注目,小路的尽头便是我们今天瞻仰学习的地方: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倒马坎战斗纪念碑。
“党史学习”晨曦筑梦实践团的成员在战斗纪念碑下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讲述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倒马坎的英勇事迹,让人仿佛又回到了85年前的战斗现场:战士们英勇无畏,浴血奋战,誓死攻破反动武装的坚固堡垒。之后,老师带领成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句里词间,这一群热血青年严肃庄重,深刻感悟着我党奋斗历程的艰辛,誓将传承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伟大精神。
“以前总觉得思政课严肃、实践团随意,但这次的思政实践课很扎实很特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建筑智能专业学生李梓豪说,“思政课原来可以这么上,社会实践可以这么走心,既让我们了解了这段党史,又助燃了我们熊熊的爱国主义热情!”
【对话英雄,感悟使命担当】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挽救中国人民于水火。建国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一系列利好政策放到基层,带进农村,把我们一个后进村变成现在欣欣向荣的模样,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的强大啊!”7月17日,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兴隆坳村原党委书记符佐仲一边带领实践团的成员们参观秀山油茶基地,一边饱有深情的说到。
21世纪初期,以符佐仲为代表的村党委班子誓要斩断“穷根”,每年腊月都会邀请回家过年的外乡务工人员为兴隆坳的发展出“金点子”。2007年村党委在听取群众意见且集合专家建议之后,提出三个主要建设思路:平丘修路、重视教育、恢复油茶经济。平丘修路,冲破拆迁阻力,打通且拓宽外界与村落间的水泥行车道;重视教育,扩建村小,用好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吸引优秀师资到兴隆坳落户、任教;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2008年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秀山兴旺粮油股份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农民种植的油茶,该合作社在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
老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克服艰难险阻,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的事迹,深深感染着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油茶基地,每一枝每一叶都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油茶生命的蓬勃向上、改革过程的艰难坚定以及中国共产党建设者们的使命担当。这场”泥土味”的思政实践课,就像是一本动人教材,涌动着浓浓的启慧力量,亦仿佛一盏“明灯”,在学生迷茫时发出光亮,以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为引领,默默陪伴学生们大步向前。
【非遗传承,助推乡村振兴】
秀山“龙凤花烛”作为当地传统文化的集中写照,既兼具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又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文化产业。7月19日“党史学习”晨曦筑梦实践团来到秀山职教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创基地,见到了“龙凤花烛”传承人陈建友师傅。
通过陈师傅的介绍,大家了解到“龙凤花烛”通常由龙、凤和花等图案组成,普遍应用于新人的婚礼,代表着龙凤呈祥的美好愿望。秀山“龙凤花烛”于2007年成功申报为“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应邀出席“第24届法国卢浮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时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陈师傅自豪地向实践团成员们展示他耗时最久的得意作品——“天安门华表”烛:镶刻在华表柱上的“一对龙凤”栩栩如生,震人心魄。同时,他成立的“建友工作室”,是集教学、创作、体验为一体的非遗文化游客体验中心,已成为“2021年全国乡村振兴示范点”。
看着一幕幕各式各样的花烛成品,听着陈老师傅略带自豪的的介绍,实践团的成员们入眼入脑入心:老师傅以创新发扬传统,向更多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助推乡村振兴
发展,真正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学思践悟明初心,心有所信方致远。在秀山的田间地头,学生们通过此次有着“泥土味”的思政大课,追忆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历史,感受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创业的艰辛历程,领略全面脱贫攻坚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助推乡村振兴的面貌。“泥土味”的思政课,有“土”不土,学生成员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奋斗精神,从中吸收营养、汲取力量,并誓将同化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新辉煌。